新浪网RSS频道聚合 目前依然可以浏览,看到简约复古的界面,让我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其中链接了这样一篇文章,提到:

RSS 用户端阅读器软件的特点是完全由用户根据自身喜好以“频道”的形式订阅值得信任的内容来源,如“新华网国际新闻”、“中国汽车网市场行情”、“天极网 IT 产品资讯”等。RSS 阅读器软件完全屏蔽掉其他所有用户没有订阅的内容以及弹出广告、垃圾邮件等令人困扰的噪音内容。此外,对下载到阅读器软件本地的订阅 RSS 内容,用户可以进行离线阅读、存档保留、搜索排序、相关分类等多种管理操作,使阅读器软件不仅是一个“阅读”器,更是一个用户随身的“资料库”。

RSS技术在中国大众互联网中的普及是有其基础和必然性的。首先,大量新网站和内容源的不断涌现和用户获取信息口味的多样化使RSS作为个性化聚合内容的最佳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重视和钟爱。其次,越来越多的内容提供者为推广自身品牌,获得更大客户群而纷纷推出RSS服务,以期为他们的内容带来更大的流量和知名度。再其次,目前的商业门户网站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把用户信息获取的环境搞得日益恶劣,弹出广告、垃圾邮件、不健康内容等充斥屏幕,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无从寻觅。这些都迫使广大用户呼唤一种新的互联网阅读体验,一种他们可以控制、自己作主的新型“门户”体验,从而为RSS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年前,广告、垃圾邮件被视为一个问题,而“自己作主”则是目标,RSS 竟可以作为“带来更大的流量和知名度”的手段,人们对于“离线阅读、存档保留、搜索排序、相关分类”这类信息组织及控制手段还是心生向往的,以上种种,现在看来,堪称奇观。

We believe that apps should never crash. They should be free of bugs. They should be fast — they should feel lighter-than-air.

We believe that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just piling on features; we believe that qu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And we believe that high quality is transformative — it makes for an app you never hesitate to reach for. You can rely on it, and you do, again and again.

This makes us slow to add features. We are adding features — but never at the expense of how it feels. Never at the expense of reliability and speed.

ChatGPT翻译如下:

我们相信应用程序不应该崩溃。它们应该没有错误。它们应该快速运行——感觉轻盈如空气。

我们相信质量比堆砌功能更重要;我们认为质量是最重要的功能。而且我们相信高质量是具有变革性的——它会让你毫不犹豫地去使用应用程序。你可以依赖它,而且你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

这使我们在添加功能时变得缓慢。我们正在添加功能——但绝不以用户体验为代价。绝不以可靠性和速度为代价。

以上这段话出自知名 RSS 阅读器 NetNewsWire 官网页面”Our App Philosophy“一栏,他们不仅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如我在豆瓣中的评论所言,日本人写的实用性书籍都有一样的特点:琐碎、重实践。自我介绍的技术 也不例外,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教你自我介绍的纯实用性书籍,实际读下来,发现里面还有另外一些非常有趣的内容。

存在认同

这本书显然是为商业场合而生,陌生人占多数,认同便尤为关键。书中首先介绍了三种认同,即存在认同、行为认同及结果认同1,行为认同与结果认同均是从他人那里得来,难度会不断增高,当难度超过自己的能力时,便会陷入自我怀疑。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关于行为认同及结果认同的经验,存在认同越来越少。而存在认同并非停滞不前,自我催眠,而是相信自己具备专属才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发挥出来。另外,从心理层面来讲,毕竟我们很难向别人推荐一个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人亦如此。

寻找他人才能

觉得他人细心周到、能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如果自己内在不具备体贴、面面俱到的特质,是无法观察到这个特质的。寻找他人的才能,也是在探索自己的才能;而探求他人的优点,也等于摸索自己的优点。

对于这句话,我只能将其视作一种激励,毕竟,博尔特的才能很明显,但不代表我具备这种潜力。更准确的解释是:对于同一个行为,不同的人也许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而具有相应特质的人更倾向于将其视为“才能”。

害怕反驳是对听众的失礼

作者这个观点非常有趣,他认为表达者说话会占用听众时间,且这个时间是无法还给观众的,因此需要让听众感到安心,即让他们感受到表达者的自信。而害怕听众反驳即是不自信的表现。

给出的实操重点是:提前做好被反驳的心理建设,准备相应的解决办法,理解反驳者情绪背后的诉求。同时以强烈果断的口吻结束讲话,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可以给予听众安心。

避免贬低自己

不要轻易贬低自己,这一点很多自主类书籍都反复讲过,就我的生活经验来看,最常见的表现是负面口头禅,比如:烦死了、这个事不适合我、好难之类的。这些词语看起来和贬低自己没什么关系,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能力不足,反复强化之后,真的有可能变成“自我实现的寓言”2。为了与口头禅作斗争,我们首先要留意它的存在,尽量不说出口,同时讲注意力转向成功经验。

做出成绩的人正在做的三件事

这个乍看起来有些像“成功人士的X个习惯”之类的玩意儿,实际上,作者的描述却非常朴素:

  • 提高将思考转换为文字的能力
  • 老老实实地付诸行动
  • 报告、联络、讨论

以上三点显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但仔细看看第二条,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1. 存在认同:我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行为认同:某种行为受到他人承认,如见义勇为;结果认同:通过一次次成功的结果来获得认同,如考试通过,涨薪等
  2. 或称自证预言自我应验预言等(英语: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人们的信念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人们根据先前对该主题的了解,对人或事件产生后果。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许多软件都会推出插件功能,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一方面,可以动用社区力量快速为软件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可以依据下载量等数据判断用户的喜好,为日后的官方功能做铺垫。但对用户来讲,插件带来类似模块化体验的同时,也有一定风险,如插件的维护可能赶不上软件版本、过于依赖插件导致数据难以迁移等等。

我经常使用的软件,如 obsidian、keepass 等都有插件功能,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我给自己定下了使用插件的基本原则:只使用自动化插件。换言之,此类插件能实现的功能,我也能在不需要代码知识的情况下,通过手动实现。

如 obsidian,我常用的插件有 :

  • Douban
  • Easy Typing
  • image auto upload plugin

「Douban」能够快速从豆瓣导入书籍信息;「Easy Typing」提升中文输入体验,比如中英文自动空格,快速输入符号;「image auto upload plugin」则能够更加便捷地将图片上传至图床并返回链接。

以上三个插件的功能均可以在无代码的情况下手动实现,这样无论是插件无法使用,还是数据需要迁移,均不会影响已经搭建好的流程。

初次接触怪物猎人是在 2018 年,也就是《世界》登陆 steam 之后,因此我并没有经历过 「喝药后摆 Pose」「狩猎准备磨刀石」「满屏马赛克」的时代。《世界》在我眼中只是一个爽快的动作 RPG 游戏。除此之外,并无特殊。

刚开始玩的时候,我会尽量自己一个人狩猎,曾经与蛮颚龙缠斗了一下午,终于在快猫完的时候击败了它,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不过到了后面,一个人狩猎实在过于痛苦,遂开始不断召唤其他玩家,而我自己只需要观察招式,注意躲避即可。

一直遵照上述模式玩到了《冰原》,后来因为笔记本性能太差,便搁置很久。买了 switch 之后,听闻《曙光》发布,发布第一天便急急进入游戏,不再操心性能问题后,彷佛狩猎之魂再次被点燃,但是依然未摆脱对队友的依赖,稍微大型的怪物,不组队压根不敢去。到了《曙光》时代,击败岚龙后,有了 「天衣无缝」这等超模技能,便尝试一个人去狩猎,但猛然发现,我竟连活动任务中的刚缠兽都打不过,气愤地扔下手柄,同时嘲笑自己的无能。

回想了一下这游戏吸引我的点,刀刀到肉的爽感、腾挪转步的刺激。好像离我都挺远,以前总会幻想自己日复一日练习的画面,实际上,从未有过,懒惰的玩家,不及格的猎人。

幸好,这只是游戏,不是生活。

在社交媒体浸淫许久后,渐渐发现,理解问题时,对以下三种视角应当保持警惕:

  • 纯道德主义视角:某某事件是道德/不道德的,是一种善/恶行
  • 纯功利主义视角:某某事件有利于/不利于 XX
  • 纯个人原因视角:某某是心理变态,个性如此

以上三种视角的共同点是简单,简单到不假思索,却容易被当成是终极答案。

背景

近日,一个案件火爆律师圈:A银行起诉B公司要求还款,同时要求承担律师费,法官以A银行律师未尽责等理由,不支持律师费。法官的基本裁判逻辑为:

  • 合同约定由B承担律师费,基于公平原则,A应当谨慎选择律师,不应随意扩大费用
  • 律师在代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低级错误,比文书数字表述错误,对案件事实不清楚等
  • A未履行审慎选择律师的义务,故B无需承担律师费

对于以上观点,多数律师自然持否定态度,不过认真讨论的不多,甚至还有人说法院收了近400万诉讼费,却不支持5万诉讼费。这种对比显然只是一种修辞,不具有论理的意义。

判决的问题在哪里

首先是说理路径的问题,在有约定的情况下,对于律师费的诉讼请求,一般考量案情复杂程度、数额是否合理、是否实际支付等,但在本案中,法官却绕开了以上所有,采用了“道德风险”的角度,把“B是否应当承担律师费”的问题,变成了“律师值不值这个价”的问题,二者有云泥之别。
如果按照惯常思路,本案案情不复杂,但标的近7亿,律师费才5万,费率为0.007%,基本等于白菜价,无论如何都算不得过高,且从法官列举的律师失误来看,确实显现出了不专业,不用心,不过算不上重大过失误,也没有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直接认定B不承担律师费显然不妥。
即使按照法官的3步推理,第一步是大前提,我是认同的,这跟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类似:在购买车险后,有些人可能就不会锁上汽车或选择驾驶更多,因此增加车子被偷或发生车祸的危险性。第二步为小前提,属于事实问题,我也没太多意见,但没法直接套到大前提中,与汽车的例子不同,A在委托律师时是无法掌控律师后续行为的,相反,它选择了一个超低价的律师,且结果也符合预期,这是真的在为被告B省钱!

判决之外的问题

律师费这么低,基本可以肯定是A银行通过招标入库的方式进行委托的,而招标的标准极有可能是最低价中标,就是比谁价格低。钱少自然事糙,查了一下,两个代理律师分别执业15年及10年,不是新手,肯定有其他收益更高的案子,投在这里的精力必然很少,出现低级错误几乎是必然,虽不可能撇清律师的责任,但作为局外人,除了吃瓜,看清这残酷的生态也很重要。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站在B的角度看,希望A请一个优秀的律师痛揍自己还是请个拉胯的律师给自己增添胜算呢?这么看,这个判决更显尴尬。

互联网带来大量观点,其中必然有与你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拉黑与筛选是比较流行的方式,显得成熟高深,这是操作层面的,但是在心里,你依然可以进行如下练习:

作为表达者,能不能尝试从对方的角度重申你的观点,尤其在遇到一个优秀的质疑者的时候。

作为接收者,能否问问自己,表达者呈现的不同观点是否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所相信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双方都是真诚的。

特别提示:本文中的 「书签」指的是阅读纸质书时使用的实体书签。

因为同时阅读好几本书,书签不够用,于是有几本书我是在没有使用书签的情况下读完的,发现了一些意外收获,在此与你分享。

不使用书签会带来一个问题:我上次读到哪了?我只好先从标题开始定位,然后快速前后翻动,同时也在记忆中翻箱倒柜,感觉像是上次读到的地方,定睛一看,然后细细翻动,一页一页、一段一段、一句一句,直至发现这一句我记得,下面一句不记得,以此作为本次阅读的开端。

上面这个过程虽然烦琐低效,极端情况下(比如每次阅读间隔的时间太长)甚至导致你长时间在文本的某一个部分绕圈子,但是整个体验下来,我发现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点越来越多了。且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对于关键地方,难免有错漏之处,通过上述快速翻阅回忆的过程,总是能发现过往阅读过程中忽视的信息,一言以蔽之:回顾的过程被悄然嵌入到了上述流程中。

另一方面,我会以文本作为书签,尽量在最精彩的地方停住,可能是揭晓某个谜底,也可能是某个理论的通达之处,总之,当你迫不及待想要下面的文本的时候,就得考虑是否需要停下,作为下一次的开端,这样会更有动力开始下一次阅读,毕竟谁都不想打开书就陷入泥潭,也可以减少寻找断点的成本。

以上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 「不方便」带来的收获,其实这点很容易理解,就解决问题而言,阅读本身就是低效的方式,「不方便」始终贯穿全过程,我想不至于成为大部分读者的痛点,而人在遇到不方便时,往往想着如何降低它的影响,于是就有了上述第二点,即在最精彩处停下,此时就有一个问题,二者不是互相矛盾的吗?第二点是为了减轻第一点的不方便,而第一点的好处恰恰是不方便带来的。

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你得认识到不方便是无法被消灭的,即使你在精彩处停下,也不可能每次都精准地将目光落到那个句子上,回顾的过程依然存在,另外,当你充分实践并领悟到前述两个好处后,就会主动去回顾,主动领略阅读的吸引力,哪怕再次捡起书签,也丝毫不会削减其影响力,这也是大部分所谓方法或者工作流起作用的方式。

初见

拿起手机,发一条微博或者朋友圈,整个过程可能不到 3 分钟,但是接下来的 3 个小时甚至一天,你都可能处于焦虑之中,每一次点赞都在捶打你的胸膛,每一条评论都是一场冒险,如果你发的是一条极具个人色彩的动态,以上体验可能会更加真切。

为何如此呢?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得不接受各种评判,分数、业绩,甚至身高体重都是标准,而在社交网站中,评判的频率大大提高,门槛大大降低,生活中的评判会投射上来,引出焦虑,但后来回头看,并没有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我们也许收到几个不痛不痒的赞美,出于友善的点赞,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你发的动态成为瀑布流中渺小的浪花,在他人面前一闪而过。

那么能不能不发呢?如果有展示或者分享的意愿,并同时为上述问题所困,当然应该克服后者而不是取消前者,因为,后者带来的问题会蔓延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线上线下均无法逃脱。

看破

内在评判的核心是 「内在」,即并没有来自于外部信息对你这个人盖棺定论,绝大部分情况下,来自他人的评判实际未发生,也许更多的是不在意,绝大部分 「社死」在发生后不久就会烟消云散。曾经在学校晚会上破音的同学,你笑了他几分钟呢?是不是马上会想:TA 挺勇敢的?

如果你在某个蛋糕店体验做糕点,你大概率不会那么焦虑,因为你知道无需做得完美,但如果你第一次在恋人父母家中做饭,情况则会大不相同,哪怕你知道第一次做饭出错是可以被原谅的。这其中的差别很明显,你是否觉得自己应当做得完美。当你觉得必须做到完美时,内在评判就会如期而至。

即时一切已经过去,你上次动态已经是半个月之前,可能还收获了善意,但当你再次打开它时,发现了一个错别字或者一句蠢话,此时,熟悉的它又回来了,你可能会投入过量的精力在这些细节上,并陷入长期焦虑,当你下一次进入线上或者线下社交场合时,这些细节会扑向你并将你吞噬,影响你的发挥。事后加工也是内在评判的特点之一。

焦虑的反面是确定性,这句话用在这里也算得当。当你在内在评判时,实际并不清楚具体问题在哪里,只感觉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缠绕着你,你不知道它会从哪个方向开始攻击,只是无助地等待着那一击。

决胜

依据内在评判的特征,我们可以吹响胜利的号角:用报道新闻的方式来描述可能发生的后果。

还是回到之前的例子,你今天真的发了几个错别字,写了几句蠢话,或者第一次在对方父母家做菜,你如何描述可能产生的后果?互联网上的陌生人讥笑你、反驳你;对方父母感到有些不满意…… 看起来很糟糕,但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重要一步:你开始正视他了,把它当作一个事件来诉说,而不是模糊的想象。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明晰因果,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真正害怕的是那条动态、那道难以下咽的菜会降低你的社会评价。那么你会因为几个错别字或几句蠢话而认为一个人文化水平低或者心智存在问题吗?陌生人也许会,不过他们不实际进入你的生活;你会因为一道菜而拒绝让自己的孩子与 TA 交往吗?想清楚这些问题,并用估算可能产生的概率,你无需像统计学家一样严谨,只需依据生活常识估算即可。

最后,设想解决方案,哪怕再艰难,比如对方父母真的因此棒打鸳鸯,你可以表现诚意,学习一段时间再尝试,或者承认自己没天赋,从其他方面弥补…… 你应该尽量保证方案的实操性,但也不用勉强自己,毕竟最终目的是让自己有底气面对那些让你焦虑的状况。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缓解内在评判带来的窒息感,让自己清爽地面对挑战,另外,你还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练习面对内在评判的能力:

  • 观察自己的想法或者经历,而不是沉浸其中。与自己的内在评判保持距离,比如我实在不善于拒绝,改成我的想法是我不善于拒绝
  • 友善的自我对话,面对内在评判的质疑,不是直接否认,而是承认问题确实存在,但是要往帮助自己的角度考虑,内在评判帮助我们的方式是让我们不要去尝试,这样最安全,但是自我对话则引导自己往正确的方向走,而不是放纵自己

小时候看的杂志以及现在的社交网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格言,它们短小精悍,且富有「哲理」,吸收起来压力也小,Twitter 很多网红学者非常善于利用格言传达思想。

格言有趣的地方在于,传达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是极度不对称的,这不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而取决于语境,因为格言往往只有寥寥数语,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传达者一方,可能经过了海量信息的锤炼压缩,当然,也可能只是故弄玄虚。那么读者如何确认是否需要把这句格言当真呢?主要依靠信任或者权威,这就是为什么到处充斥着鲁迅的说过的话。在以陌生人为主的社交媒体上,权威的力量大过信任(虽然二者经常缠绕在一起)。谁不想从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那里,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人生哲理呢?这是格言的魅力所在。

但是,格言的灵活性也是最容易被操弄的地方,作者可以不经解释地扔出一句话,之后读者结合自身语境加以理解,如果获得启发,会将功劳归于作者,如果感到冒犯,作者可以作出不那么冒犯的解释,可以选择不加解释,圆滑一点的,甚至指责你没读懂。

那么格言到底使我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显然,它首先提供了一个跳板,让我们的思绪的起飞有一个借力的地方,以前听过一个段子,无论什么观点,后面加上一句「爱情也是这样」,就能成就一名情感大师。其实,你改成 「桌子也是这样」,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这是格言灵活性的体现,有了这样一个跳板,我们的思绪得以自由流动,不断切入、分辨,力图澄清含义,当然,有人会鄙视这种咬文嚼字的行为,但是得记住,理解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行动,我们至少得诚实地面对自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个用于理解的锚,最终大概率会滑向流俗或者陈词滥调,就如我们对「存在即合理」的理解。

从 2020 年开始每天记账,一直到现在,在此之前,尝试过很多办法,大多基于两个思路,一个是简化输入流程,二是自动化,结果都不太理想,因为目前没有一款软件能够分辨我买一袋鸭脖是自己吃还是送人,这之间的区别对于我是有意义的,所以从 2020 年开始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支付途径无非就算三个:支付宝、微信、现金,于是每天依据两款支付软件自带的记账本,手动向 Moneywiz 输入信息,现金则即时记录,每月核对余额,看是否有错漏,没想到,就这样坚持了近三年。

阅读大约是从 2018 年开始的,当年买了 kindle, 此前,我几乎不阅读学校要求之外的书籍。从最简单无脑的商业书籍开始,逐步过渡到理论书籍、文学作品等,到目前为止,已经能够做到每天阅读,且同时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在外用 kindle,床头放书、沙发放书、办公桌放书,将它们塞进你的眼帘,总有那么几分钟,你忍不住想拿起它,有没有用、吸收多少都不是首要问题,就如贪婪地吮吸碳酸饮料一样。

那么写作呢?这个我确实没有做好,断断续续,写作是要承受直面自己的痛苦的,和记账和阅读非常不一样,理论方法有很多,什么不追求完美、想到就写、卡片笔记等等,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超越性的方法论在我决定今天不写的那一刻就失去了全部意义,现在,我只能不断强化一个信念:只有继续写,才能不断写,有手机用手机写、有电脑用电脑写、都没有则用笔纸写,就像前面提到的书籍一样,让写作的载体涌入你的眼球,撕裂你的大脑,鞭挞你的手指,直至写下第一个字,之后对自己说:我终于开始了。

近日听一个教授提到,阅读要看前后左右,「前」指的是前人的思想,「后」指的是继承者的发展,「左」指支持意见,「右」指的是反对意见。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以上方法是针对研究型阅读的,对阅读对象也有要求,它必须在一个理论系统中,你读商业传记肯定很难读出这么多视角。

市面上大部分读物是不适合这种方法的,不过可以借鉴其中一部分,尤其是「左」和「右」,现在即使是非理论书籍,也总想往你脑袋里面塞点东西,这个主义,那个思维,我们可以找到类似观点以及相反观点,以此为起点,来进行分辨。

最重要的当然不是谁正确,而是在分辨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例子作为佐证,在相互缠绕的现实中,有些东西慢慢明晰。

一款游戏与一本书会碰撞出何种火花?在玩《异度神剑 3》之前正好读过《靖国问题》,游玩过程中发现二者似乎存在一些有趣的联系。

靖国

在《异度神剑 3》中有一个设定:两势力敌对,暂且称它们为 A 国与 B 国,双方士兵均只有十年寿命,且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要一直战斗,如果能存活下来,十年期满,便可参加由女王主持的“成人仪式”,生命消逝,万人敬仰。士兵们都以参加成人仪式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且对敌国极度仇恨。

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称其为靖国。只不过,天皇被换成了女王。

《靖国问题》中对于靖国神社如何影响日本人的生死观做了生动地的描写,日本士兵出征前会约定在靖国相会,而当他们真的战死(靖国神社会供奉所有战死的日本士兵),天皇会在神道仪式下亲自参拜,这对当时的日本民众来讲是莫大的荣耀,参加仪式的家属都感激涕零,丝毫没有悲伤,以至于当时的民众都纷纷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并期望他们为天皇捐躯,算是光耀门楣。

关于当时日本社会对战争的疯狂,还有一个例子,即「昭和烈女」井上千代子,为了让丈夫不再有牵挂,积极为国捐躯,她在丈夫出征前夜自杀。

游戏中的某些支线任务,也描绘了同样的倾向,在玩家前往 11 号殖民地时(没错,游戏内的据点被称为殖民地),会碰到一群将战斗作为唯一意义,且不惜对队友下手的人。

为谁送行

游戏中的另一个设定:双方为了维持殖民地的生存,必须不断夺取对方士兵的生命以吸取能量,而被杀死的士兵需要被「送行」才能安息。1号男女主均为「送行者」。在游戏开篇,便介绍了男主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不但为己方士兵送行,也为敌方送行。前面提到过,双方都互相憎恨,这种行为自然总是被其他人非议。

对应书中提到的问题,以上设定涉及了围绕靖国神社的辩护与反对,辩护者称,日本文化中对于死者都是极度崇敬的,且世界各地都有纪念本国烈士的传统。作者则对此发表了反对意见:对于如何看待死者,日本历史中不存在一种连续、稳定的态度(具体论证在此不赘述,重点在后半段),且即使存在某种传统,也是对纪念所有战死者,比如在万历朝鲜之役中,岛津义弘立敌我双方纪念碑。

确实如此,在我们较为熟悉的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中,日本曾为丁汝昌、张自忠树碑。另外,靖国神社还有一个问题:只供奉军人。现代日本还存有千鸟渊战殁者墓苑、和平之础等地,用于纪念所有因战争而死亡的人。这里就暴露出,靖国神社是为培育战争机器而存在的。

生命何为

目前,游戏我只玩到中期,但是从大大小小的任务以及对白基本可以判断主旨:活着是干嘛的。赋予主角「送行者」这一角色显然也是想通过死亡探讨生命。生命的有限性是人思考意义的重要起源,假如可以一直活着,就不用考虑来世,便难以产生宗教,也不会有祖先崇拜,因为它就在你面前杵着,有啥事直接问。游戏中,主角一行通过破坏收集敌方生命的「命火之钟」来解放殖民地,士兵因此失去了战斗的理由,有的人选择岁月静好,勤劳致富(如塔乌殖民地),有的人选择实现夙愿,战斗至死(如艾赛尔),还有的人狂热不减(如11号)。我想,如果放到现实中,肯定还有不少人会做出另一个选择:自杀。毕竟有时候,活着的理由等于活着本身。

不过,关于生命的问题,与每个主体紧紧相连,肯定不能指望一款商业游戏能给出答案,以上设定放到日本动漫中也不新鲜,游戏制作方八成也没想那么多。

终极巧合

《异度神剑3》的制作人与《靖国问题》的作者共享一个名字:高桥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