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

小时候看的杂志以及现在的社交网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格言,它们短小精悍,且富有「哲理」,吸收起来压力也小,Twitter 很多网红学者非常善于利用格言传达思想。

格言有趣的地方在于,传达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是极度不对称的,这不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而取决于语境,因为格言往往只有寥寥数语,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传达者一方,可能经过了海量信息的锤炼压缩,当然,也可能只是故弄玄虚。那么读者如何确认是否需要把这句格言当真呢?主要依靠信任或者权威,这就是为什么到处充斥着鲁迅的说过的话。在以陌生人为主的社交媒体上,权威的力量大过信任(虽然二者经常缠绕在一起)。谁不想从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那里,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人生哲理呢?这是格言的魅力所在。

但是,格言的灵活性也是最容易被操弄的地方,作者可以不经解释地扔出一句话,之后读者结合自身语境加以理解,如果获得启发,会将功劳归于作者,如果感到冒犯,作者可以作出不那么冒犯的解释,可以选择不加解释,圆滑一点的,甚至指责你没读懂。

那么格言到底使我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显然,它首先提供了一个跳板,让我们的思绪的起飞有一个借力的地方,以前听过一个段子,无论什么观点,后面加上一句「爱情也是这样」,就能成就一名情感大师。其实,你改成 「桌子也是这样」,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这是格言灵活性的体现,有了这样一个跳板,我们的思绪得以自由流动,不断切入、分辨,力图澄清含义,当然,有人会鄙视这种咬文嚼字的行为,但是得记住,理解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行动,我们至少得诚实地面对自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个用于理解的锚,最终大概率会滑向流俗或者陈词滥调,就如我们对「存在即合理」的理解。

从 2020 年开始每天记账,一直到现在,在此之前,尝试过很多办法,大多基于两个思路,一个是简化输入流程,二是自动化,结果都不太理想,因为目前没有一款软件能够分辨我买一袋鸭脖是自己吃还是送人,这之间的区别对于我是有意义的,所以从 2020 年开始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支付途径无非就算三个:支付宝、微信、现金,于是每天依据两款支付软件自带的记账本,手动向 Moneywiz 输入信息,现金则即时记录,每月核对余额,看是否有错漏,没想到,就这样坚持了近三年。

阅读大约是从 2018 年开始的,当年买了 kindle, 此前,我几乎不阅读学校要求之外的书籍。从最简单无脑的商业书籍开始,逐步过渡到理论书籍、文学作品等,到目前为止,已经能够做到每天阅读,且同时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在外用 kindle,床头放书、沙发放书、办公桌放书,将它们塞进你的眼帘,总有那么几分钟,你忍不住想拿起它,有没有用、吸收多少都不是首要问题,就如贪婪地吮吸碳酸饮料一样。

那么写作呢?这个我确实没有做好,断断续续,写作是要承受直面自己的痛苦的,和记账和阅读非常不一样,理论方法有很多,什么不追求完美、想到就写、卡片笔记等等,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超越性的方法论在我决定今天不写的那一刻就失去了全部意义,现在,我只能不断强化一个信念:只有继续写,才能不断写,有手机用手机写、有电脑用电脑写、都没有则用笔纸写,就像前面提到的书籍一样,让写作的载体涌入你的眼球,撕裂你的大脑,鞭挞你的手指,直至写下第一个字,之后对自己说:我终于开始了。

近日听一个教授提到,阅读要看前后左右,「前」指的是前人的思想,「后」指的是继承者的发展,「左」指支持意见,「右」指的是反对意见。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以上方法是针对研究型阅读的,对阅读对象也有要求,它必须在一个理论系统中,你读商业传记肯定很难读出这么多视角。

市面上大部分读物是不适合这种方法的,不过可以借鉴其中一部分,尤其是「左」和「右」,现在即使是非理论书籍,也总想往你脑袋里面塞点东西,这个主义,那个思维,我们可以找到类似观点以及相反观点,以此为起点,来进行分辨。

最重要的当然不是谁正确,而是在分辨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例子作为佐证,在相互缠绕的现实中,有些东西慢慢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