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的杂志以及现在的社交网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格言,它们短小精悍,且富有「哲理」,吸收起来压力也小,Twitter 很多网红学者非常善于利用格言传达思想。

格言有趣的地方在于,传达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是极度不对称的,这不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而取决于语境,因为格言往往只有寥寥数语,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传达者一方,可能经过了海量信息的锤炼压缩,当然,也可能只是故弄玄虚。那么读者如何确认是否需要把这句格言当真呢?主要依靠信任或者权威,这就是为什么到处充斥着鲁迅的说过的话。在以陌生人为主的社交媒体上,权威的力量大过信任(虽然二者经常缠绕在一起)。谁不想从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那里,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人生哲理呢?这是格言的魅力所在。

但是,格言的灵活性也是最容易被操弄的地方,作者可以不经解释地扔出一句话,之后读者结合自身语境加以理解,如果获得启发,会将功劳归于作者,如果感到冒犯,作者可以作出不那么冒犯的解释,可以选择不加解释,圆滑一点的,甚至指责你没读懂。

那么格言到底使我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显然,它首先提供了一个跳板,让我们的思绪的起飞有一个借力的地方,以前听过一个段子,无论什么观点,后面加上一句「爱情也是这样」,就能成就一名情感大师。其实,你改成 「桌子也是这样」,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这是格言灵活性的体现,有了这样一个跳板,我们的思绪得以自由流动,不断切入、分辨,力图澄清含义,当然,有人会鄙视这种咬文嚼字的行为,但是得记住,理解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行动,我们至少得诚实地面对自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个用于理解的锚,最终大概率会滑向流俗或者陈词滥调,就如我们对「存在即合理」的理解。

标签: none

仅有一条评论

  1. 是学校门口摊位上的格言杂志吗,以前买过,看看里面的插图和感兴趣的文章,其他一概不看,最喜欢的杂志还是青年文摘

添加新评论